其實,找梁師父是很簡單的事,人沒到,直接電話問價,匯款即可
有些人可能會懷疑,是否要花到那樣的錢?背載號角,在木工上,必須配合一些工法
diy有一簡單法則,除非您想從頭學木工,有足够的空間放木料及報癈的箱子,且估的很好,不然可在別處花心思,何況,箱子到了,以其為基準點,調整線材,泡綿,較易玩到一合理的聲音,
站內有跟他訂箱子的,不少人,很多人後續還會去請他做別的,不是不會,但他的木工,真是不錯,以前公司在他工廠附近,看到他完成的各式各廠名箱子,^^
沒用過他箱子的,會說貴,但請他們用同樣的錢,幫自己搞一個,確又不可能,
以上最後,只有玩或不玩,想玩,就不要在門口,沒訂一個好箱子,好好玩二年,聽到片面,而放棄Lowther的人太多了,
對一個從木料到施工鈞老實用心的完成品,就值那個錢,放在客廳,沒問題的啦
5萬元內的喇叭,能給你的樂趣,小弟是肯定推薦的啦.有些線材,比這個貴,臉不紅,心不跳,不見得人人叫好,也沒看那個主筆駡亂搶錢,
帳板,同意25兄言,別浪費時間,適合的更多
我們仔細看一下市場的產品,下的了手的產品,還真不多,或玩不出名堂的,多有人在
小弟給的推薦,必須是,
1.要玩Lowther
2.單體買了-----知道怎麼配擴大機,心裡有個底才買的吧
頭洗一半,未免可惜,3萬上下的箱子,雖有些人嫌貴,除了貴,他沒聽過難聽等負面---這也是小弟朋友有買這箱子的人的經驗,不算全部
這價位,素質比這好的喇叭,3瓦推得動的,也不多
1.因為瓦數不足動態受限,音量開大時,才能盡顯動態/細節,但小音量也很好聽
2.無論如何改,高音好了,中低音少了,中低音足了,高音不美,上下都犠牲一點,^^,問題是您的所有線材,器材,都ready了嗎?
3.克服以上缺點,便是將高音整得完整及美,再加個超低音補45Hz以下
45hz是55hz音量的一半,用點心,可以接好
4.茄子管371a 171a是音樂性十足的好管,但平均半年燒掉一對(每天8hr),71a較少韻味
5.假如,不加超底音,大聲底噴射機,都能感覺到氣流及音體感,我會說推得好,但是...以音響性來論0.7瓦,似乎不僅是控制力的問題,1.5瓦的6v6,明顯能在中頻及低頻上段,提供較完整的控制力,
6.我聽音樂,從來不覺難聽,(錄不好的,缺失也不會看不到),器樂分離度足够否,我又會說,God,真是不錯.
結論,還推不出該喇叭的實力1/3,但是好聽,好到可以聽一輩子,趨動管不能省,WE方屏5842,(417a不是軍規編號),能將這老管的韻味完全發揮,Raytheon就是會讓我少了對音樂的投入及充滿細節/分離度的喜悅.
其實,井底之蛙,是小弟的寫照,沒人講之前,自己都覺得很好聽,也是聽得很爽,就那一點錢,聲音的表現,其實己經很高興了,聽缺點,是玩不久的
但是,有時,搞音響有時,真得不能自己玩.
我的明師,有一個在高雄的朋友,因為跟某一二手音響店老閭非常的好,幾乎每天到他店裏報到,二手價5~30萬以上的名機,跟老閭每天切磋,試聽,二手價幾萬元的線材也是一把一把的試,他聽器材,是嚴刻的,不行的機器,他不會說行,他是我的鏡子,良師,就在不斷的改進下,達到他的基本標準,但我自己以經覺得還可以了,便不再改機了.
改機是痛苦的,也是訓練耳力的最省錢方法,從電阻,電容,輸出變壓器,每每有時,只能說改變,不是改善,最後一個零件對了,那是才知道有些被換掉的東西,反而是需要的,對的,站上的前輩們,文章,有的非常今人敬配,如耳醫,不會像現在雜誌,好像是型錄,敍述著似是而非的評論,缺乏"一致性",反覆讀他的器評,印證他試聽器材斟酌的點,描述的差異,如果與自己在調音的過程一樣,那真是愉快的事
對高價器材敬而遠之或只認為別人在歌功頌德,或因為聽過改部份高價零件的器材不好聽,而嘲笑這些頂級物理特性的材料必要性.將使音響路狹隘而無進步,
舉個例,小弟老家的801是在換掉最後一個零件,,壁上的插座,才將低頻完整的撥放,相對的,高頻的表現,延伸也好了,之前的十年,換擴大機,前級,都無明顯改善,原來是電吃不好,不飽.
套句我朋友以前常笑我的話,要把音響搞得那麼難聽,不如聽二百元收音機就好了
買些有定評的二手機,可以快速到一門檻,好像較省力,聽音樂一定够了,但調音響過程的樂趣,別人可搶不走
當隨著器材的進步,慢慢知道器材的進步,801都不是瓶頸,再精線材/擺位,還是看不到邊或缺點,
如果嚴謹的說,低頻密度鬆了點,但是要全面勝過801之前,又友許多如空間等
在一台十萬的喇叭面前,小玩的話,二十年都不見得能發揮多少實力,
日本人用這叭,評了快十年的器材,以前買來,都不知為何,畢竟預算有限,無法亂換器材,訊源,後來,發覺,中頻薄了點,但實,器材素質進步了,聽人聲,弦樂群時,在低頻上段的肉感,份量,是許多小喇叭永遠到達不了的,調不出的
整個頻段分音設計,所達成的水準,仍是那句話,DIY的人,全音域加背載號角,光分頻點及量感分配,掁動制,要達到,還是那句話,難,更別說要電子分音或自裝分音器
隨著音量的增加,量感,形體,仍洽如其份的工作,
綜合以上,B&W將全新的訂價超過一百萬.但音響展內,配上CLASSE,大家都知道,還沒所以然,另有一次店內聽GOLDMUN 大隻的,推N800,還是推不出來老機的自然感,看今年會不會好一點,.
類似的經驗,只有在Rockport百萬喇叭上經驗過,
.只是更輕鬆,自然,有頂級 Hi end機獨有的,無法取代的細節重現,今年音響展,有機會,一定要再重聽Nagra 推Rockport的,,,^^
失言之處,請多指教,
PS站內多有論述,二手801買不到,買舊n802,多點預算,仍是玩不盡的好喇叭
小弟是跟著雜誌,網兄的建議,一頭就跳進去,等玩到正常點的聲音,己經三年
背載號角的v型反射箱的原理,還是完全不懂,但是就是努力,不斷改變內容物的大小,改變分頻點,使其與背載號角出來的頻段,不要重疊,但是這樣作,有些網兄,發覺低頻量感較少,中頻不夠厚,
後來又試不同的填充,減少中頻段一次反射的振鈴,及干擾,
結果,全音域喇叭,如果不能有足够的時間,精力整治,往往遇到瓶頸,便放棄了,跟搞分頻網路一樣,難,難在沒有頻譜測量,都是慢慢改善的,日前看日本雜誌,試JBL 9800,結果訂價百萬以上的喇叭,在實測時,選擇讓號角及中音的分頻點有凹陷,真是解了小弟的心結,因為,人耳似乎對多出的聲音較敏感,少了一點,實不易聽出----提供用Lowther同好參考.最進二期的Stereo sound 真得有料,每家的設計哲學,型成獨家的特色,常青於市場,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小弟也對Lowther加超低音深表認同
這三年數十度改機,最後發覺,要使Lowther低頻量感出來,不難,但是高頻的順暢及細節,隨著量感的增加而減少,慢慢,調到中頻的密度,解析,真實感,高音/堂音,音樂性等都有時,低音域的必要性感覺便少了,年前加了個普通超低音,以dalquist DQ-lp1 主動分音,再試半年分頻點.順暢多了.有時想,專注在全音域的人,花點錢買好點的單體,認真的訂一個有定評的音箱,比試許多分頻網路,音箱材質等,會早一點聽到音樂,音響的變數,每個都鑽到皮毛,就十年功夫以上,留些給專業的人服務,擴大機也是,花的人力物力,怕不如早買台廠機,,
不是批評
音響設計者常會把一個目標設在那,然後實行,並宣稱達成設計的目標
但實際是,技術瓶頸,就好像做眼鏡的,都宣稱可以做到如Lica等級,但是,就是做不到,不是錯,只是做不到
小弟聽過的音技,高頻響應測試值可能有到,但是高音的霧氣,密度也有不足,常會使人想到普通二音路的喇叭就可做到的高音,為何不做
Lowther音高標示到20k或22k,調好系統,仍有其天限,但是在500~18k,無分音器的減損,形成的細節量,高頻的密度,真實感,都較小弟的m801好很多,當然,訊源不同,似也不好比,後來想想.
同樣的情形,應也用在音技的喇叭上,每次看到他的前端,還有擴大機,都不够好,怎麼賣?開發人的心血,都因賣家的不用心,發不出另心信服的聲音,很多器材,都是如此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