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外來種淡水生物對台灣水域生態的影響 入侵種對於台灣的淡水域生態的危害眾所皆知,許多原本充滿各種原生生物的環境,在無知的民眾以及政府機關的摧殘之下,已經受到嚴重的破壞。例如台灣各地充斥的吳郭魚,大肚魚,琵琶鼠,美洲螯蝦和福壽螺等等,因為不當的引進之後導致全國各地低海拔生態環境以及經濟產業的重大危害.例如許多低海拔地區的魚類,兩生類和水生植物快速的滅絕。然而政府或是民眾仍然無知的繼續讓這樣的問題蔓延下去。目前連高海拔地區的生態環境也逐漸受到影響,例如台東縣的小鬼湖原本產有一種相當稀少的淡水海綿,但是在二十年前屏東縣政府放生鯉魚之後,就已經絕跡了。台灣最大的高山湖泊----宜蘭縣的翠峰湖目前有滿滿的錦鯉,台北陽明山國家公園裡的大屯自然公園裡滿滿的吳郭魚和牛蛙,鴛鴦湖裡面有泥鰍,連三千多公尺高山上的雪山翠池也有泥鰍,有人在七彩湖放養虹鱒,日月潭有食人魚和可怕的魚虎(斑點雀鱔)的消息,讓許多喜歡在日月潭游泳的民眾人心惶惶。曾文水庫以另一種魚虎(小殼鱧)的三十六吃為號召,但是這幾種食魚性的掠食者,和之前珊瑚潭水庫中的筍殼魚一樣,早已經把水庫中許多小型的原生種魚類吃到快滅種的地步了。台北翡翠水庫中已經有十餘公斤的魚虎出沒,連同其他的外來種,已經把翡翠水庫中的原生魚類都快要給消滅了!各地公園有鱷魚出沒的消息也不再是什麼了不起的新聞。或許大家都以為外來種沒有什麼了不起,但是這都是因為我們不了解這項問題的嚴重性,才會有這樣錯誤的觀念。 舉一個例子來說, 花蓮縣鯉魚潭是花東縱谷最重要的一處天然湖泊, 原本是許多原生水生生物棲息的環境,包括非常多樣性的水草,淡水螺貝類,淡水蝦和魚類。然而就再無知的相關單位放流數千尾的草魚之後,天然的水草就完全被吃光了,之後淡水蝦就再也沒有地方躲藏,沒想到此時有許多也是被放流的淡水珍珠石斑(慈鯛科魚類)在此大量繁殖,這些淡水蝦就成了最佳的餌料。更慘的是這裡本來有許多依賴捕捉蝦類為生的民眾,突然因為蝦子的數量銳減,只靠捕捉蝦子已經沒有辦法賴以為生,沒有了蝦子之後,當地原本著名的炒蝦子和炸蝦餅的特產也因此幾乎要消聲匿跡了。然而這些放流的草魚和珍珠石斑真的帶來另一番的經濟產業生機嗎?我想以目前的了解,答案應該是否定的。 另外有一個還沒有浮上檯面的嚴重影響生態與產業之入侵種問題,正在南投縣的日月潭醞釀之中,其導火線乃是一種沒沒無聞的淡水河殼菜蛤(沼蛤),據當地居民的描述,在十餘年前因為工程的原因被挖泥船帶進日月潭水域之中,隨後就像野火一樣的蔓延開來。這種殼菜蛤具有足絲會黏在各種可以附著的物體上面,尤其是在水流較強的船底或是發電廠的進出水閘門上,結果工程人員必須在船體或是水底閘門上塗佈有毒的塗料,以防止這種非常可怕的堵塞者之威脅。然而這些塗料在水體中散發的味道,導致許多民眾不敢繼續飲用潭水,以往潭邊可以自由活動的空間也因為這種殼菜蛤銳利的殼,讓大家望潭怯步。然而這種入侵種對於原生的生態影響,可能也是我們所想像不到的嚴重。例如日月潭過去有一種當地民眾和小吃店常常食用和販賣的淡水蜆,可能就在這幾年裡絕跡了。大家更不敢想像,主要水源是優養化相當嚴重的萬大水庫的日月潭,竟然會在近年裡成為台灣唯一的貧營養湖,其原因和這種外來入侵種的繁生可能有密切的關聯。本種的問題最早是發現在台北直潭進水口的攔污柵因為滿佈本種殼菜蛤,導致自來水水源進水量銳減。這個問題這幾年好像沒有再有所聽聞,你以為他會自己無緣無故的消失嗎?你知道主管機關是怎樣去管控嗎?前幾年石門水庫的大旱,也讓當地蔓延的非常嚴重的河殼菜蛤問題浮出台面,你以為現在看不到這種怪東西就沒有事了嗎? 以上面的這兩個例子而言,這不過是台灣諸多水域生態的浩劫之一而已。台灣各地有過非常多的慘痛教訓,這些情形都顯示台灣珍貴的水域生態環境已經遭受到嚴重的破壞,但是實際的狀況有多嚴重,我想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真正的回答正確。 也因為如此,如果我們不做任何的詳細調查,同時配合相關的教育宣導,這樣的問題將會有如傳染病一樣的蔓延下去,其結果將會是台灣原生多樣性生物的滅亡,台灣未來將不會是珍奇的生物多樣性演化之島,而可能是一個聯合國,因為在這裡幾乎可以看到全世界的各種魚類和其他入侵物種的大集合。 有關於入侵種對於台灣淡水域的生態危害問題,由於過去大家的忽視,並沒有全面性的調查和評估,僅有一些少數的論文研究或是報導的收集。目前這些外來入侵種的分布情形,以及危害的情形也都沒有全面性的統計資料可以提供作為經營管理的參考。但是有少數的文獻中,我們不難發現這些問題的嚴重性。例如日月潭的殼菜蛤(沼蛤)已經有初步的生態學基礎調查,但是對於原生物種的危害和如何防治的方法則還沒有進一步的研究。台灣各地河川中的琵琶鼠雖然有一些初步的生態學研究,但是還無法應用於防治或是管理的層面上。過去政府與民間防治福壽螺的問題,更是顯見我們對於這種入侵種的無知,以及非常嚴重的政策錯誤。在淡水域的相關問題上,幾乎沒有看到任何一件成功的案例。事實上,以國外的相類似案例而言,只要是入侵種能夠侵入一個新的生態體系之後,想要徹底的再將它由這一個生態系中消除,大部分的做法都是無法成功,甚至都是以玉石俱焚的結果收場。因此,過去的諸多報告中都是建議事前的防範才能構有效的減輕入侵種的威脅。
貳、應有的對策與研究 要想解決外來種的問題,好比是要把潑出去的水收回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但是如果我們就此放棄,對整個台灣的環境只有更糟糕而沒有幫助。因此我們還是要盡力而為,如果能夠廣泛而且詳細的調查全省各地的外來入侵種淡水生物,同時長期的紀錄以及追蹤這些入侵種對於生態的影響。除了以密集的調查紀錄為基礎之研究外,更應該建立一套以網路為基礎的通報系統和資料庫,長期的收集入侵種的相關資料,同時研究其對於台灣淡水生態體系的危害情形,以及經營管理的方法,以提供主管機關的參考。基本的做法如: (1) 建立以網路為基礎的通報系統,例如透過大眾媒體和網際網路,讓全國民眾知道可以通報各地有關的外來種生物的分布登錄或是查詢系統,收集全國各地經常性的外來種生物報導新聞,以及收集和分析各種環境影響評估或是基礎生態調查報告的資料,建立外來種生物的分布地圖,以逐年的方式比較評估這些外來種擴散的情形。另外,藉由結合相關學術單位或是組織,例如各大學或是魚類學會等等團體專家學者,透過網際網路來提供各種外來種生物的鑑定服務。 (2) 以全國普遍性的生態調查工作(例如全國中小學科學展覽),建立各地的聯絡管道,為長期的生態調查鋪路。 (3) 藉由分析外來入侵種的遺傳多樣性,探討這些物種的可能擴散模式。 (4) 建立入侵種的辨識資料庫。規劃如何防除和管理外來入侵種生物的問題。 (5) 撰寫台灣淡水外來入侵種分布與生態的白皮書,提出管理及監測外來入侵種的相關建議。
近程的工作(一至三年)基本上應著重在調查基礎的建立上,包括: 1. 將建立以網路為基礎的通報系統,將在適當地點(農委會網站或是學術單位之網站)建構外來入侵種研究與監測的相關網頁。 2. 例如透過新聞記者會的發布,在大眾媒體和網際網路上發表入侵種對於台灣淡水域生態體系的威脅嚴重性等等消息,讓全國民眾知道可以通報各地有關的外來種生物的分布登錄或是查詢系統, 3. 藉由各地熱心的民眾或是學校師生的幫忙,收集全國各地經常性的外來種生物報導新聞。 4. 透過環保署以及教育部體系,收集過去各種環境影響評估或是基礎生態調查報告中有關外來入侵種的資料。 5. 配合相關研究調查的資料,建立外來種生物的分布地圖,以逐年的方式比較評估這些外來種擴散的情形。 6. 透過相關學術單位或是組織,例如各大學或是生物學會魚類學會貝類學會等等團體專家學者的合作研究關係,商請他們在網際網路上協助提供各種外來種生物的鑑定服務。 7. 以全國普遍性的生態調查工作(例如配合科學教育館主辦的全國中小學科學展覽),建立各地的聯絡管道,為長期的生態調查鋪路。
中長期的工作應當在上述的工作中,加入立法和管制機制的建立,詳細的做法可參考過去筆者等執行農委會委託計畫之報告內容(如後)。
外來種魚類對於台灣水域生態的衝擊與管制之建議 邵廣昭(1),曾晴賢(2) (1)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 (2)清華大學生物資訊與結構生物研究所
隨著國內經濟成長與生活水準提昇,人們飼養觀賞魚之風氣日盛,因此國內水族業近年來發展非常迅速。但由於本省淡水魚之種類少且可供飼養觀賞之種類不多,海水魚中許多可供觀賞之珊瑚礁魚類近年來也已被捕撈殆盡,以致於最近數年來業者均以進口國外各地,特別是菲律賓、印尼等東南亞地區之海水觀賞魚類,以及中南美、非洲、東南亞地區之淡水魚,來應付市場之大量需求。
為有效遏止進口不當之養殖及觀賞用之水產動物種類可能導致對國內生態環境之破壞,政府自六十九年起根據以往進口業者所曾經進口的魚種名錄,從新檢討其適當性,並加以彙編成「觀賞用魚類准許及不准許進口種類學名一覽表」。七十四年十一月再度增訂頒佈施行,然而因為以往業者所報舉的魚類學名甚少統一,當時又因專業參考資料極度缺乏,以致其中所列甚多魚種的魚名有誤,准或不准進口兩者或有重覆列舉,以及列舉不合時宜,魚名查無所據等等問題,故各方皆要求主管單位全面檢討此一名錄及管制辦法。
民國七十八年二月起,農委會即邀集國內相關學者專家研訂「申請進口魚貝介類管理要點」草案,並於七十九年成立「水產生物進口審議小組」,檢討「申請進口水生動物同意函件核發要點草案」,其間先請邵廣昭教授初步更正名錄中種名之錯誤,與附註各魚種可供查閱之圖鑑頁碼之後,即正式於八十年九月頒佈了現行之申請進口辦法及准許與不准許進口之名錄。
此一名錄中雖增列准許進口水產養殖用之魚類名錄及少數近期內曾個別核准進口之魚種,但核發要點中原附列之准許或不准許進口之觀賞魚種名錄中,種類仍然不全,且許多魚種因制訂不合理或缺乏依據而仍有爭議。其結果可能仍使業者以其他各種變通或不正當管道來繼續進口觀賞魚,以致於空有法令卻窒礙難行。
有鑑於此,農委會及漁業局乃委託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進行「觀賞魚准許或不准許進口名錄之整理研究」,以便全盤重新檢討過去之名錄及申請進口之管理辦法。此一計劃隨後更名為「強化水產動物進口管理」之研究以配合政府之實際需要。
本報告乃摘錄該計劃之部分成果,其主要內容係根據蒐集國內外有關各類觀賞魚之魚種、分布、生態習性等資料,及國外有關觀賞魚進出口之管理辦法,重新修訂後的一份較為完整合理之名錄,使政府在執行此一政策法令時能更符合實際狀況,並兼顧市場與國內自然生態保育之要求。
二﹑觀賞魚之進口概況
目前國內之觀賞魚進口及一般販售之業者,所進口之種類係以淡水魚類為最大宗,海水魚類則較次之。除此之外,許多水生無脊椎動物(海葵、珊瑚、蝦、蟹、貝類等等),兩生類和爬虫類亦時有進口(有時為極可觀之數量)。這些進口觀賞魚之條件大都在於:
(1)、顏色鮮艷或體態優美者。 (2)、具有特殊生活習性者。 (3)、體型特別怪異或有擬態行為者。 (4)、古代魚。 (5)、稀有罕見者。 (6)、本省不產之種類等等。
然而進口觀賞魚亦伴隨了許多不良的後遺症,不僅在國內發生問題之外,亦影響到國際上生態保育的問題。在所有觀賞魚進口所衍生的問題之中,海水魚之進口主要係會間接引起原產地之居民以不當的捕捉方式捕捉海水魚類,因而造成當地珊瑚礁生態及資源的危機,如果大量進口時恐有助長該種危機的發生。此外由於海洋環境特別是珊瑚礁地區,魚種甚多其組成及群聚結構及生態環境複雜,外來種除非大量引進放流,否則不易拓殖成功。故至目前為止,尚未聞及有因為進口海水觀賞魚,而引發影響本地海域生態之事件,但在國外卻已有若干海水魚入侵當地海域之報導( Randall, 1987; Maciolek, 1984; Eldredge,1986; Paxton & Hoese,1985),特別是經由貨櫃輪壓艙水( ballast waters ),或進口養殖用水產物即引進之外來種海洋生物( Carlton, 1987, 1989; Jones, 1991 )。故未來仍需進行深入之調查與評估,並做檢討改進,以期防患於未然。
至於淡水觀賞魚類進口所產生的問題則層出不窮。淡水生物不同於陸生生物或海洋生物的地方,是這些生物在不同水系之間的移動原本極為困難,尤其是不同陸域或島嶼之間的遷移,原本是一件極不可能的事情。每一個地區(水系)的魚類和其他淡水生物,早己經過極長時間的適應和天擇,每個物種與自然環境之間己有一個頗和諧的關係。然而這種動態的平衡會因為:(1)環境的變化,以及(2)物種本身的變化,或是(3)物種間的相互影響等三種因素,而改變原來和諧的關係。在這三者之中,前二者係天然及遺傳等原因,而無法有效的改善或是避免。然而最後一項係由於物種間相互影響的原因,往往還會有外力的影響或導引,致使這項影響淡水生態動態平衡關係的原因產生極大的作用力。
物種間的相互影響關係原本就存在於大自然界,弱肉強食的現象早已存在於各種生態系之內。然而不同的生態體系各有著不同的容忍能力,有的如大洋性生態系具有極高的緩衝(buffer )能力, 外來的物種並不會立即的對其生態有顯著的影響。而相反地在環境狹隘的湖泊、河川或島嶼上,只要有任何新的物種加入或移出,都會引起相當大的騷動。
在河川生態系之中,原住的生物物種扮演的角色,原係一個較為弱勢之防衛性的角色,而新加入的物種則相對的是一個強勢侵略者的角色。如何評斷入侵者或防禦者雙方之間的成敗,則是淡水生態保育學者最感興趣的課題。淡水水域中原本在自然情況,不易發生外來種入侵的現象。然而近年來因為交通之發達人類的干與,物種交流之機會大增,促使這種外來種入侵的機會急遽的增加,相對地入侵成功的機會亦大大的提高。
(1)地方上生態問題
以台灣為例,最早被引進的種類應是被利用來做為水產養殖用的草魚、鰱、鯉、青魚、鯁魚等中國典型的養殖性魚種,其年代溯及大陸大批移民進入台灣的時期。之後,日據時代(1911年)為控制虐疾病媒蚊而引進的大肚魚,則是最有規模的外來種引進計劃。該種大肚魚的引進經過嚴格有計劃的繁養殖及放流工作,非常快的入侵到全省各平原區水域之中。由於大肚魚主要捕食在水表面活動,或是水體中活動的各種小型水生動物(水棲昆虫、大型浮游動物或魚苗),而且繁衍迅速,因而可能影響到其分佈地區的其他種生物的生存。其中以原本分佈於本省各地極普偏的卵生青將魚 Oryzia latipes ,因其棲地需求和大肚魚相同,且其生存競爭力顯著脆弱,因而本種已迅速的於全省各地消聲匿跡,目前於野外已不復見其蹤跡。
青將魚是一種比較溫和的小魚,卵受精後即分散黏掛在水表附近的水草細枝之上。卵須要經過數天才孵化,孵化後細黑的幼魚只能隱藏在水表藻類之中,這段時間最易受到其他魚類的攻擊。前一段時間如果碰上吳郭魚等雜食性魚類,受精卵或附著的水草均將被掠食。魚苗時期又最怕被大肚魚等,以為也是一般大型浮游動物而追捕食之。根據在目前野外僅有青將魚的池塘中觀察發現,如果有吳郭魚的野塘,則水草會較少,而青將魚幾乎不見蹤影。如果水草繁盛的池塘裡,同時有大肚魚和青將魚,則大肚魚幾乎佔了大部份較空曠的水域,而青將魚只有成群的在水草區活動,魚苗也較少。除了這些外來種的直接掠食競爭之外,相信原有的棲地愈來愈少也有關係。
以往台灣平原區所盛產的蓋斑鬥魚,一般的稻田和水溝中均極易見到。其繁殖方法也是藉著在水表面的水草間,築成一個泡巢後產卵。如果水草數量少,則其繁殖的地方也會減少。這些水草有部份是被一些如吳郭魚等的外來種魚類所掠食,或者是被福壽螺所吃光的。
根據野外的調查,如果有福壽螺的地方,則大部份池沼裡的水草均會被啃食殆盡,甚至是一般的農作物如空心菜等,都可能造成非常嚴重的為害。然而一般農民為了撲殺福壽螺,大量的施用農藥,間接的也使得田間的各種魚、蝦、蛙類等,急劇的減絕。這些問題是少數引進外來種福壽螺圖利的人所始料所未及的天大禍害。
1946年國內再次引進莫三鼻口孵魚Oreochromis mossambicus 之後,亦經大力推廣而迅速分佈到全省各平原區水域。由於本種魚對環境的耐性極高,繁殖能力極強,且具雜食性和領域性等優點,因此立即霸佔了本省絕大部份的低海拔淡水域。許多厚棲息於相同環境的種類,均因競爭力較差而遭淘汰。例如日月潭原係本省最大淡水湖泊,原生的魚類共有三十餘種, 其中以翹嘴紅 Erythroculter ilisaeformis 為最具有經濟價值之魚種。然而因產浮性卵,親魚並無照顧幼魚之行為,故極易被其他如口孵魚等魚類所掠食。因此在近年來亦已不易再捕捉到原生的翹嘴紅,而只得每年放流魚苗來挽救。
廿餘年前,台灣跟隨著日本風潮,大量飼養美洲螯蝦,起先是在水族館業者間高價販售,之後即在田間池沼大量自然繁殖後出售,價格隨之大跌!而在田間養殖之時,即有許多個體會鑽洞棲息或越池逃生,隨著廣佈的灌溉溝渠分佈到各地農田之中。美洲螯蝦也是極其兇狠的雜食性魚類,任何可以捕捉到手的獵物均不會被放過,田間水草亦無一能幸免,一般田埂更因其喜掘洞穴而被鑿穿漏水,許多寶貴灌溉水因而流失,農民對其惡行簡直痛恨之至,施用大量的農藥也對其無可奈何,反而使得一些原生的蛙、魚、蝦等遭殃了!這些事情在近年來履受大眾媒體和民意代表的重視,頻頻追蹤報導和督促政府改善現況,但是成效絕少,這些惡客的數量不減反增,反倒是原生性的水生物愈來愈少了!使得以往各地均常見的泥鰍、黃鱔等田間小魚,逐一的消失於田野之間。
今年年初,高雄左營的蓮池潭,為了整理而放水,許多民眾爭相前往撈捕魚類,結果捉到了大量的俗稱垃圾魚的琵琶鼠,由於民眾已知其害,故紛紛棄屍於池岸上,任其腐臭而造成空氣污染,也引起電視媒體的重視而大肆報導。孰知這種現在已經在本省南部高屏溪中下游水系,桃園、新竹各地池沼,彰化各地均造成極嚴重危害的垃圾魚,早年也是水族館界的寵兒呢!
這種平常靠啃食藻類水草為食,看似溫馴的魚類,食量頗為驚人,而且極易繁殖,因此池塘中只要一發現其蹤跡,則不出數年即繁殖出數量極為驚人的後代。目前水族界也將之列為不受歡迎的種類,任其在野外肆虐,似乎也沒有人願意出面解決這些問題,結果倒楣的還是那些弱勢的台灣原生淡水生態系了!目前各地原生水草、魚、蝦、貝類,均日益減少的原因,相信有極多的部份是因這些進口觀賞性魚、蝦所引起的!
目前台灣各地野外常見的外來種魚類之中,大致上可分為兩大類,其中之一是因為引進為養殖性魚類之後,陸續經過大量繁殖,再透過一般民間養殖場飼養,偶有被逃逸至天然水域,但是絕大部份是被有意放流至野外的。例如大肚魚、吳郭魚類、草魚、鰱魚、美洲鱸等等。另外一大類則是原本做為觀賞性的魚類,或因為不再被飼主所蓄養,他們大半不願殺生,而又沒有回收的系統,所以飼主就只好將這些魚放生到野外去。也因此造成某地突然看到有一些稀奇古怪的魚出現在本省各地,有時還成了新聞題材。例如數年前宜蘭發現娃娃魚,去年發現虎皮鴨嘴,曾文水庫發現象魚(緋尾魚)等等,均可能是這些原因造成的。也有許多是繁養殖業者在養殖過程當中,因為飼養環境不良,許多魚類很容易地逃到野外去,也有許多則是在颱風泛濫時逃出野外者。
然而前述的原因之外,台灣也有一項獨特的原因,使得這些原僅供一般養殖或觀賞之用的魚類,大量的被任意的放流到野外去,這種即是一般所謂的放生行為。放生的活動大部份是某些宗教團體主導,或是聲勢浩大的聚集信眾,集資購買為數可觀,通常是以貨卡車運送的方式,成千上萬斤的活魚,就隨意的放生到野外水庫或河川裡。這些活魚的來源,主要是一些儼然己成為專門行業的放生公司在各地魚場收購的養殖性魚類,或是觀賞性的魚類。
另外也有一些個人或家庭,也會從事這種放生的行為,他們不易找到這些活魚供應商,因此大部份就到水族館中買一些便宜的(也就是最容易繁殖的)魚種,放生到野外各地水域。數年前本省六和彩賭風正盛之時,筆者就曾親聞一位賭徒到水族批發店去搜購數千隻的小型紅耳龜(巴西龜),其目的乃是將其放生至野外之後,或許可以祈求她不會槓龜。諸如此類的事可謂無奇不有。
甚至某些不當的放流的行為, 在某些地方政府單位或水產單位都曾被指責過,例如本省東部河川原來並不產有粗首 (俗稱溪哥),但是近年來卻因當地政府自西部購進大量的溪哥,放流在秀姑巒溪和馬武窟溪等地,如今這種魚類已成為當地的優勢種,許多珍貴的原生魚類則日漸稀少。這種後果恐怕不是當初做此決定的人,所樂以見到的後果吧!
本省歷年自國外引進之外來種魚種類為數極多,但從未有過詳細之調查與記錄。根據部份文獻記載和近年來的報章刊載及個人調查,目前總共己確定至少有三十餘種外來種水生物已被引進後放流到天然水域之中(表 )。根據表中所示,早年引入台灣者大都是以養殖為目的。然而自二十餘年前,己陸續有許多觀賞性魚類在被引進台灣後,因故意(放生、丟棄)和非故意(水災、崩池)的因素,造成這些觀賞魚被入侵台灣天然水域之中,而且這種情形愈來愈多,而且所造成的問題也愈來愈嚴重。
其實在國外也有許多國家都曾有過許多外來種危害的例子,其中除了有許多是養殖性魚類所引起的例子之外,也不乏是因為觀賞性魚類所引起的問題。例如南非曾因劍尾魚 Xiphophorus hellerii 的引入而發生問題, 澳洲、夏威夷、墨西哥等國在這些共同的問題上也均有極大的困擾。例如新加坡在1991年的調查裡發現,至少有30種淡水魚、2種龜類、2種蝦類和數種貝類,是因為觀賞性水族生物不當的放流或逸入天然水域者。夏威夷則至少有20種以上的觀賞魚和無脊椎動物入侵到其自然水域。
這些不當的外來種生物入侵到本省水域,除了極有可能直接或間接的對原有生態系中的生物造成競爭威脅之外,也有可能因為攜帶疾病病原,有時也會有極嚴重的後遺症。例如今年全省各地所發生的吳郭魚大量死亡即是一例。有些鰍科魚類容易感染黃吸虫,本身雖不易發病,但是卻容易感染給天然水域的香魚或其他小型鯉科魚類,所形成的危害則非常可怕!
(2)保育形象
除了生態上的問題之外,進出口觀賞也很可能在國際間引起許多紛爭。許多國家非常注重生態保育的問題,因此在國際間隨時監視其他國家保護野生動物的成效。例如國際上著名的保護稀有及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保護公約─華盛頓公約所規定的各項淡水魚類之中,已有數種是被國人當做珍貴觀賞魚,而不斷的自原產國以不當的方法進口之,其中以紅龍的問題最為嚴重。紅龍原產於東南亞各國,由於其體態高雅而且體色美麗,深受世界各國所喜好。但是在其原產地的數量原本就不多,而且人工繁殖不易,因此價格極高。台灣原已明令禁止本種的進口,甚至數次在海關逮補走私客,並且沒收極多的非法走私魚類。然而這種魚類目前在國內的數量已頗多,甚至造成某些單位據此理由,要求主管單位更改其在本國保護野生動物的管制名錄。
根據以往在反地的新聞報導中,偶爾發現的罕見外來種魚類裡,不乏是華盛頓公約附錄中所列舉的保育類野生動物。例如曾文水庫所發現的海象即是一列。為了要讓政府更有效的做好野生動物保護工作,重新將觀賞魚進出口管制名錄檢討妥當,並做到相對應的教育和宣導工作,將有助於協助提高政府在國際間的形象,避免類似於其他陸生野生動物所引起的嚴重問題。
貳、材料與方法
本計劃之工作項目包括:
1、蒐集整理現有公佈之准許進口及不准許進口觀賞魚種資料。 2、蒐集整理過去已進口但未列於現有公佈魚種名錄之觀賞魚種資料。 3、蒐集國外之相關資料及管理辦法。 4、建立資料庫。 5、修訂原公佈之准許及不准許進口觀賞魚名錄。
其實施之方法與步驟依次如下:
1、蒐集現在公佈之准許或不准許進口觀賞魚種之分類、分佈、生態(食性、生殖、行為等)資料,及其文獻。 2、與國內外水族業界代表(有進出口業務者為主)舉行座談會,相互溝通觀念與作法,除徵求其意見,外並蒐集過去進出口魚種及 魚類蓄養之經驗與資料等,以使本計畫之成果能切合實際狀況。 3、實地赴北、基、高、屏及離島地區之觀賞魚繁、養殖場、撈捕漁民、中盤商、水族館等,以親訪或問卷方式蒐集其意見及相關資料。 4、就上述第二、三項所獲魚種並未刊列於現有已公佈名錄中之魚種,進行分類、分佈、生態資料之蒐集。 5、蒐集國外有關准許或不准許進口觀賞魚之魚種名錄及其管理辦法等。 6、蒐集國內外之觀賞魚有關之報章、雜誌學術期刊等資料。 7、將上述資料建立資料庫。
參、結果與討論
一、對於現行名錄的評述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於民國八十年所公告之「申請進口水產動物同意函件核發要點暨觀賞用魚類與養殖種苗准許及不准許進口名錄」所列,現行觀賞魚准許進口之名錄共列舉有276種,而不准許進口之觀賞魚名錄共列有83種。其中准許進口名錄中海水魚約佔40%,其餘均為淡水魚種。在不准許進口之種類中,海水魚僅列8種,其餘均係淡水產之魚類。
由於本名錄編列之方式僅有代號、學名、及參考文獻的圖片頁碼,缺乏各項分類之基本資料,更無相關的生態資料和管制的理由可尋。據了解本名錄當初制定的依據係根據觀賞魚業者申請進口之魚種名單中,分別審查其基本生態習性,如有可能影響本省水生生態之種類,均加以列舉於不准許進口名錄之中,其餘則列於准許進口名錄之中。由於以往之相關魚類分類和生態資訊頗為缺乏,以及進口業者所能獲得之魚種急劇增加,因此造成名錄所列舉的種類仍有極多的問題。這些問題包括:
(1)分類地位不明確 (2)學名更替 (3)同種異名 (4)學名誤拼而重複列舉; (5)和表三同時列舉者; (6)同屬習性相同應予併用。
在現行不准許進口的魚類名錄中,除了少數海水魚(或是半淡鹼水性魚類)久之,大部份是淡水性魚類。其中有關不准許進口的理由雖無法得知。但是根據名錄的分析,大致上可看出可能有下列數種理由,可能是過去訂定本表的考量主因:
(1)、國際野生動物貿易所保護的種類; (2)、具有危險性的種類; (3)、古代魚或稀有種; (4)、兇猛的肉食性魚類; (5)、大型的雜食性或草食性魚類; (6)、具有特殊領域行為者; (7)其他可能影響生態的種類<span lang="EN-U |
- Jun 24 Wed 2009 01:10
外來種淡水生物對於台灣水域生態的衝擊與管制之建議 --清華大學生物資訊與結構生物研究所教授 曾晴賢 如有冒犯,請告知刻日取消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