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是偷來的圖,洽當的反應這釣法的關係...有侵權請告知砍圖.


最近.發了痴,有空就衝海鰱,相較友人的波叭+鉛頭鉤釣法,,---有點像浮標釣,掛的是假餌..


個人一直覺得,有不對之處,最近拜讀前輩大作,終於弄懂了一些..


1.一般,我們在基隆河域做釣,海鰱大小不一,25CM~50CM都有,最近的情形是,個人釣的數量,有30%~40%中大型魚40CM ..友人,基乎,沒法子順利起魚.拍照.


2.個人用的捲仔搜索法(瞎編的),在基隆河,海鰱魚群分散時,特別有用.對老成魚的釣獲,也相對高.--後來才發現,這釣法在毛鉤釣中,有專門的名稱...也行之有年.叫做Leisenring Lift 雷森令上漂法.


http://stevenojai.tripod.com/nymph.htm小弟用這法子,簡直是太神奇了..吃餌拉竿,真是快意.


3.直接的手感接觸,做合時間的掌握,一如以前玩前打竿的樂趣.不是加個浮子的釣組所能比擬.


4.落入釣的延伸,一如全游動,魚不一定比簽啊釣的多,但樂趣,仍就是最主要的.


5.新入友人,較易用前著釣組,獲得滿足,不要過度撥冷水,畢竟,各玩各的鳥,無傷大雅.


6.我們用軟虫.以Fly族看,算是Attractor(指鮮艷的顏色系的餌)    相較於    Limitative(擬真度高的餌)個人的做釣經驗是,,,找好標點,合宜的泳層,動態控制,魚獲的數量.己經不是問題.


--->回過頭,我發現,我陷入路亞族看Fly族,一樣的"魚獲至上"迷思.


7.對毛鉤的操竿,也講究"合魚"及"魚直接拖走"的分別,怎麼做釣的有效率,(先前猜的是,做的很像,順流漂下來,魚就幹走了---就是毛鉤釣法),個人幾次的超輕量鉤,(約1/64oz)的做釣抽餌.摩擬毛鉤的動態,雖吃鉤多次.但倍感合魚的困難.我一分拋竿約五次,密集攻躲在岸際的海鰱,平均十竿上來二匹.剛拿FLY的人.連吃餌及準確都有困難,拋竿密度也不如路亞.要大量釣獲(一小時20匹以上),除非真的比路亞多研究相當時日.不然,將是很困難的事兒.


深深覺得,不加強吸收知識,只管拉的爽不爽的井底之蛙,差異實在不大,該多檢討...><


以上,是個人在過去二週,有超過三天超過5尾40CM海鰱上岸,及族繁不及備載的中型海鰱,做釣心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am 的頭像
    Sam

    samliao916的部落格

    S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