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以前小弟針對115R,有些心得,前文有專門提及.


包括壓縮室造成共振,使高頻清淅度降底,及壓縮室排氣量調整,決定分頻點,制振點,量感分部,遠比二側板音壓增加來得重要.(這裏型成的號角效用太過無法控制,板子的固定(共掁)及美觀,實在考驗家居生活的空間)
及減少中頻中段重疊,造成摭敝效用,不高不底,均無下文,小弟自然沒寫下去.

My AV全音域樓主聽二下,切中要點,比過幾個好友,(老朋友們,不要對號入座哦)深感知音
一台沒用心,照圖買回家就聽,就如同,的OB,放在沒背部吸音及中間擴散的場合一般.隨便買回家,或用不好的擴大機推,都是一般的結果.
背載角號是充分利用後牆反射的喇叭,好像有Alis效用之類,放在充滿吸音為OB調音的後牆前,如同砍手腳一般.聆聽結果,也會打折.
小弟裝箱45Hz的低音,約55hZ的1/2,35約1/6,完整的大提琴型體,量感,速度,勁道,著實的令人滿心推薦.大鼓是較不行了,,呵..但加中價超低音.似可以補足不少.

當時朋友中倒沒幾個覺得重要,後來也出手了.深感同好聽友日漸少了,不勝唏噓,故有此文.


不好意思,既然說搞死人,自己怎麼死的,總得交待一下..
那個音染,可以用水族館買得到的泡綿,或棉衣內裏用的,塑料綿,不要用玻璃纖維,身體不好.至於要不要純羊毛之類,似乎也過火了點..^^
先整個第一反射面,全上,這時,應是沒有那箱音了,再慢慢減到您可以接受的聽感.下面號角的低通點,跟主喇叭,若有似無的接上,找機遇啍過頭,口型太大,都不行,喇叭線,電源線,決不能用台灣土炮低頻大港的發燒線..
搞下去,多半,低頻上段,會淡了點,厚實的中頻突波,形成的摭敝,也會少些,但就沈下去一些.流行歌的嘴型就不會太大,,
到這裏,剛玩Lowther的人,一直求的大港低頻,會變成,順得下去的,低頻細節會多出來,量感能出來,Starker一把大提琴的低域量感,能從中間順順的,真實的,快速的按摩著小腿.聽到這裏,,過了一半,
至於小功率機能把高頻擠出來,當舖Jezz,整個場的細膩的手鈴,整個樂團,到場內杯子交錯,談話的人,構成的場,大概也出得來,Miles davis 任一張小喇叭,
在小音量到暴,金屬簧片的金屬感,也得夠真夠美,
紙盆高音能到17k,一二階泛音,堂音,層次感,大概還能分得出,許多低承功率,低效率的高音單體,經過分音電容高通,
阻礙的細節及相位差,破壞的完整性,還有量感,.那是30k 20k能表達,不然百萬名叭,用陣列或號角,補的是什麼?這全音域的高音號角上不去,?
以前,Lowther做幾十年都不知道要改?多個2k標示也很容易啊.配合市場不難?還是玩的人器材控制力,表現力有限.這是小弟常自省的...障板的缺點,跟音箱的進化,
45~17k能唱的完整,小弟心己滿足,,


中頻唱得跟二音路,三音路名喇叭一般美,多半好的管子省不得.電容省不得,老油質,大電解,電容交連,多半會有速度的不及,或相位的失真,高頻的結像,定位,也會差,聽感不順.


上面這些,跟箱子沒關太多,擴大機,用線,輸出變壓器,電源供電,都很容易因為省料出毛病,給朋友們參考參考,
玩這單體的多半很瘋,聽得很怪,能如版大玩到讓人一到場聽了入迷,配服,小弟這半桶水,肯定是不行的了.我就常被朋友笑.花的錢...唉^^!!所以多半只能自己聽聽..以上是自己怎麼搞的要死的心得,有偏見偏好,請前輩多海涵.至於獻醜.就不敢了...


再補述一下,低音域,超低音域的心得.大概就可停筆
問幾個問題,心裏有定見的前輩,多半在音響地獄中走過一圈.
1.為什麼許多大廠大喇叭,低域很多在45HZ,向下45度減,包括JBL, 家用環境40HZ,能"搞定"每下5Hz,平均要多花多少錢?
2.7米半能"聽到",還是"感到"25HZ,有幾隻喇叭能唱這段,有幾台擴大機能推盡?
   且音色美美的..
3.25HZ,有人在講樂器的質感,還是量感,管得了25HZ低域的"優質喇叭",要速度感,量感收放自如,要幾瓦?
4.大部頭的Wasteck,ATC,標示到40Hz,為何確比一堆30的還低,還猛?
搞個45Hz以下的超低音,配個電子分音.量感,彈跳,多半沒問題,音色接的順嗎?
有實際聽30HZ,的管風琴實體的次數,一輩有幾次?那寫樂譜的頭壞去了,放著音樂性好的中頻不寫,拼命寫低域?
聽聽大鼓?速度感,量感,形體怎麼滾出,往往比音量重要.這時,稱職的中價超低音,多半會使擴大機的設計,選用,不會掉入兩難.


110db的"低音號角",就有這種將45HZ,的速度,量感表現的還可以的能力.二音路的6吋單體以下喇叭,不管用幾瓦推,多半只剩轟聲,低域的解淅度,音色,場感,多半沒有Lowther好.
一把小提琴,大提琴,或鋼琴獨奏,多半可以把Lowther號角的好處道盡.
推不飽Lowther?還是Lowther的聲底偏薄?Lowther密度不足?
這個問題,一直考驗著直交或一次效大管的用家.給多少電餵這一對管子?
走到這,就不得不,尊重各自的喜好了..如同OB與號角的偏好.^^!!


  音壓計是在第定音壓時的量測值.不能代表喇叭在動態變化時的表現.一如日本人測各廠名喇叭專輯,Wilson audio的全系列喇叭,在無響室,13~17k有少一點量感,18K會有一個小峰值.相較他廠的不見得平順,但大家都對其空間感及定位入迷..主要是,樂段較小音量樂段時,細節易查覺.相對人耳,也較討喜.Wilson/ Lowther很早就發現這道理.


分音器喇叭之所以會有特定音量才好聽,又分為二樣


1.擴大器的動態範圍或瓦數不足以將喇叭推盡,使"樂段較小音量樂段時,細節不易查覺.中音密度的表現要足瓦數才能唱好厚實.一般晶體擴大機要開到一工作點才有相對的電流擺輻..這些都給沒分音器的喇叭,有點取巧之處.


2.所以固然要好的上下延伸的前級.晶體較好做到.但好的大動態/電流管前級,能將晶後級推的好時,小音壓細節及動態能呈現,就較沒有問題啦.但大音壓的厚實感,就非全音單體能做到啦


3.全音域背載號角的箱子,仍有分頻點的調整問題.及大小音量時,前幅撥放音跟後反射號角音量的重疊考量.我的喇叭反射室,有調到,中音量很好,大音量時會有重疊,後來只能再下調到較薄的中音及無重疊感的低頻上段..這兩難跟分音喇叭的分頻斜率選擇差不多...


4.全音域背載號角的箱子,仍有共振及音箱強度的選擇.Wilson audio的第二強處.是音箱,跟很多用音箱表現類似提琴共振的喇叭,又不同表現了.



言論不及義,及經驗有限,請多包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am 的頭像
    Sam

    samliao916的部落格

    S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